二、何謂全語言
(一)定義
教育學者和其他的專業人員一樣,不斷地在該領域發展專門術語來描述其專業。近來,幼教老師也從一些研究報告上看到一些他們不甚熟悉的名詞,例如「心理語言學」(psychohnguistics)、「社會語言學」(sociolinguMics)、以及「讀寫萌發」(emergent literacy),其中聽聞或閱讀到的另一個新興熱門名詞就是「全語言」 (Whole Language),它是從大量語言自然學得歷程,及語言發展的研究報告及觀察,所綜合累積的一種教學理念。
全語言又稱整體語言,嚴格來說,它不是一種教學法,它是一種觀念、一種態度、也是一套有關幼兒如何學習的信念。全語言教學觀無論在理論上或實物操作上,都有很紮實的學理基礎,這些支持的理論來自於語言學、語言發展、社會語言學、人類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等方面的研究,因此全語言教學觀是一種逐漸發展,自然累積的教學觀念,而且它也不是單純的根據某一家的學說而成的,是綜合各相關領域多年的研究成果,所發展出來的一套完整的教學觀。
全語言教學觀對「閱讀預備度(Reading Readiness)」的觀點,也不同於傳統的語文教學法。對於幼兒的閱讀預備度,傳統的觀念較強調技巧取向(skill-based)的能力發展,偏向幼兒發音、注音符號、國字、語法等的熟練度和正確度。而全語言教學觀則以理解取向(comprehension)來解讀幼兒的閱讀預備度,學習活動強調幫助幼兒與故事內容互動,進而理解語言的溝通功能,而不是語言技巧的學習和練習。這種由整體到局部的語言學習,是建基於建構主義的學習觀,主張幼兒是藉由主動參與閱讀及寫作的具體實境,透過與語言互動自然發展出讀寫的能力。
對於全語言的定義,可歸納如下:
A.國內有不同的翻譯:「全語言」、「全語文」、「全語」、「整體語言教育」、「全語教學」、「全語言教學」等,都是譯自Whole language一詞。
B.Kenneth Goodman本人的說法(What’s whole about whole language):
a.全語的學習指的是一個「完整的學習者」在一個「完整的情境」中學習「完整的語言」。
b.全語強調對語言、學習者及教師的尊重。
c.學習的焦點是真實的言語(speech)及語文事件的「意義」不是語言本身。
d.全語鼓勵學習者為了本身的目的,使用各種形式的語言和文字,而且能勇於冒險嘗試。
e.全語接受而且鼓勵口頭及書面語言所能達成的各種功能。
(二)全語言的興起與發展
廣義而言,全語言並不是一種語言教學法,而是一種教育哲學觀,其主張的自然學習觀點可遠溯自盧梭、裴斯塔洛齊以及福祿貝爾的教育思想。盧梭順於自然的教育理想,以兒童為本位,強調幼兒的感官和實物經驗;裴斯塔洛齊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使人類的各項能力得到自然循序的均衡發展,主張教育應運用感官,直接與實際事物接觸,而獲得直接的經驗;福祿貝爾主張教育的功能在於開展天賦的能力,教育是一段自內向外開展的歷程,幼稚園的首要目標即是引導幼兒的發展,讓幼兒藉著遊戲、學習、與手工創作等自我活動,發展內在的本性與潛能。
二十世紀初,美國教育家杜威的教育觀點,也影響全語言的兒童中心取向。杜威主張教育的本質就是生長,教育的歷程即是經驗繼續不斷的重新組織、構造、及形成的歷程,在兒童的生長方面應是以兒童為中心,依照兒童的興趣與能力,培養兒童的想像力、好奇心、機智、創造力與情感,並注重「由做中學」的具體經驗。再者,心理學家皮亞傑和維高斯基強調主動學習的觀點,也影響全語言的取向。皮亞傑主張知識是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經由自我規律的過程,從個體內在所產生的建構;維高斯基則強調學校的學習過程需能經由每位兒童的內在心智,激發兒童的發展過程。
而在近代有關語文發展的研究基礎方面,全語言的概念除了源自於讀寫萌發的研究,並且參照了社會語言學家、心理語言學家、和兒童讀寫發展和教育的研究者所共同累積的研究發現。社會語言學探究口頭語言或書面語言運用的社會情境,著重於從社會情境中瞭解語言運用者的溝通意圖。而根據心理語言學的觀點,閱讀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的解碼過程,而是一種心理語言的猜測遊戲,讀者參照其對於訊息的預測和語言運用的知識,同時運用字形、句法、和語意的線索以建構文字的意義。
綜合近代有關語文發展的研究顯示,兒童學習語言是發展式的,他們在豐富的語文環境中,常自然地進行談話、閱讀、和書寫的經驗;兒童在與周遭人們談話中自然地學習說話,從日常交談中發展他們自己的語言規則系統;兒童在進入學校接受正式的識字教學之前即已在日常生活中開始閱讀,而如果成人過於強調孤立的字彙教學,常會阻礙兒童的閱讀過程;兒童的寫字開始於畫圖,兒童藉著畫圖和塗寫以溝通訊息,與周遭的成人和同伴們分享和討論他們寫的字。這些研究結果亦共同形成了全語言的理念基礎。註釋
全語言之發展歷程即可歸納如下:
1.對行為主義及標準測驗下的語文學習產生的反省及反動
2.哲學思潮的更迭:進步主義、建構主義、讀者回應理論
3.學術界、教師團體、教育當局、出版界的反應與作法
4.重要的全語發起者:Kenneth Goodman, Frank Smith, Jerome Harste
(三)全語言的理論基礎
1.基礎理論來源
A.學習理論: 學習是個體透過與環境的互動,主動建構意義及知識的過程(建構主義、社會建構主義)
B.語言理論:
a.「閱讀是一個心理語言的猜謎遊戲」(心理語言學的觀點)
b.語言是一種與他人溝通及參與社會文化的工具(社會語言學的觀點)
C.語言學習理論:
a.溝通的需求是語言學習的起點;幼兒是透過與周遭親人的互動過程自然地習得口頭語言。(語言發展的研究發現)
b.兒童可以在一個文字豐富的環境中,自然地習得書面語言(即文字系統;讀寫萌發的研究發現)
全語言的發展係來自『心理語言學』、『社會語言學』、『讀寫萌發』,以及專門探討兒童語言發展的教育學者們的研究發現,所綜合成的一種觀念,繼而將它引介到教育實務界。Auckerman(1984)就曾報告過有關教導初學閱讀者的165種教學方法及系統。而大量探討最好的閱讀教學法的研究報告,結果卻互相衝突(Chall,1967;Andenon,ieben,Scon,&Wilkinson,1984;Delacoto,1959;Durkin,1970;Fesch,l955)。因此教育界於是質疑,全語言是否又是另一種教導兒童閱讀的方法。
2.就心理語言學以及社會語言學兩方面之討論。
(1)心理語言學研究的影響
為了讓大家了解全語言並不只是另一種教學方法,我們有必要檢視『心理語言學』對閱讀歷程的看法。1968年,古得曼(Kenneth Goodman)在他的書中發表了『古得曼閱讀模式』(the Goodmm Model of Reading):『閱讀歷程之心理語言本質』。古得曼的研究目的,並不是在探究閱讀教學方法,它主要的重點,是從心理語言學的觀點,來看閱讀的歷程,也可說是描述個體的思想(心理學)與語言(語言學)被應用在閱讀行為上的的關聯。「古得曼閱讀模式」指出,「閱讀」並不是一個字母接一個字母、或一字接一字的逐字編碼過程,而是一種「心理語言的猜測遊戲」--間讀者自然地根據文字上的字形字音、(graphophonic)、語法( syntactic)、以及語意( semantic)等線索,來建構文章的意義,從讀者對該文字所要傳達訊息的預期,以及從語言如何發生作用的常識來推測,讀者選擇性地抓取文字,並同時運用這三種線索系統,最後建構文句的意義。
隨著閱讀歷程研究所帶來的新訊息,其他教育學者以及心理語言學者,也建構了他們自己對閱讀歷程的研究,這些研究不僅證實了古得曼的原始研究,更將其發揚光大(Clay,1992; Ferreiro1986; Y﹒Goodman,1986;Harste,Woodward,﹠Burke,1984;Taylor,1983)。許多老師得知了這項新資訊後,便開始重組教室,並根據心理語言學對閱讀歷程的看法,來安排閱讀課程(K﹒S﹒Goodman,1986;Henke,1988;Hittleman,1988)。為了提供對閱讀者有意義的閱讀教材及教學,研究者發現,教材必須是「整體的、全面的」,以及必須包含對個體有意義的「語言」,全語言的概念因而產生。
因此,全語言並不是一種教學方法,而是一種觀點,一種與心理語言學對閱讀歷程看法相符合的「閱讀教學觀」。它不是一套教材,不是一系列書籍,不是一種經驗,也不是一種實務。正如 Altwerger, Edelsky以及 Flores等人(1987)所指:「它一定會走向實務界,但它本身並不是實務」(p﹒145)。有「全語言」觀點的老師會在其教學實務上運用許多方法,諸如:在教室中提供大量的幼兒文學讀物,創造一個書寫區;在課程計畫時,採取單元主題。
(2)社會語言學研究的影響
除了心理語言學的衝擊,社會語言學家也對全語言觀點有關鍵性的影響。社會語言學家,一如其字面上的意義,是專門在採究語言的社會面向,也可說是採究語言之口頭和書面形式在使用時的社會情境的專家。要瞭解語言與思想之間的關係,應有一個基本信念:如果我們沒有理解「語言使用者的溝通意圖」,我們就無法了解語言所衍生的意涵( Feldman,1980, p﹒72)。因此,我們必須要看語言發生時的社會因素,才可能檢視該語言的溝通意圖。
(一)定義
教育學者和其他的專業人員一樣,不斷地在該領域發展專門術語來描述其專業。近來,幼教老師也從一些研究報告上看到一些他們不甚熟悉的名詞,例如「心理語言學」(psychohnguistics)、「社會語言學」(sociolinguMics)、以及「讀寫萌發」(emergent literacy),其中聽聞或閱讀到的另一個新興熱門名詞就是「全語言」 (Whole Language),它是從大量語言自然學得歷程,及語言發展的研究報告及觀察,所綜合累積的一種教學理念。
全語言又稱整體語言,嚴格來說,它不是一種教學法,它是一種觀念、一種態度、也是一套有關幼兒如何學習的信念。全語言教學觀無論在理論上或實物操作上,都有很紮實的學理基礎,這些支持的理論來自於語言學、語言發展、社會語言學、人類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等方面的研究,因此全語言教學觀是一種逐漸發展,自然累積的教學觀念,而且它也不是單純的根據某一家的學說而成的,是綜合各相關領域多年的研究成果,所發展出來的一套完整的教學觀。
全語言教學觀對「閱讀預備度(Reading Readiness)」的觀點,也不同於傳統的語文教學法。對於幼兒的閱讀預備度,傳統的觀念較強調技巧取向(skill-based)的能力發展,偏向幼兒發音、注音符號、國字、語法等的熟練度和正確度。而全語言教學觀則以理解取向(comprehension)來解讀幼兒的閱讀預備度,學習活動強調幫助幼兒與故事內容互動,進而理解語言的溝通功能,而不是語言技巧的學習和練習。這種由整體到局部的語言學習,是建基於建構主義的學習觀,主張幼兒是藉由主動參與閱讀及寫作的具體實境,透過與語言互動自然發展出讀寫的能力。
對於全語言的定義,可歸納如下:
A.國內有不同的翻譯:「全語言」、「全語文」、「全語」、「整體語言教育」、「全語教學」、「全語言教學」等,都是譯自Whole language一詞。
B.Kenneth Goodman本人的說法(What’s whole about whole language):
a.全語的學習指的是一個「完整的學習者」在一個「完整的情境」中學習「完整的語言」。
b.全語強調對語言、學習者及教師的尊重。
c.學習的焦點是真實的言語(speech)及語文事件的「意義」不是語言本身。
d.全語鼓勵學習者為了本身的目的,使用各種形式的語言和文字,而且能勇於冒險嘗試。
e.全語接受而且鼓勵口頭及書面語言所能達成的各種功能。
(二)全語言的興起與發展
廣義而言,全語言並不是一種語言教學法,而是一種教育哲學觀,其主張的自然學習觀點可遠溯自盧梭、裴斯塔洛齊以及福祿貝爾的教育思想。盧梭順於自然的教育理想,以兒童為本位,強調幼兒的感官和實物經驗;裴斯塔洛齊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使人類的各項能力得到自然循序的均衡發展,主張教育應運用感官,直接與實際事物接觸,而獲得直接的經驗;福祿貝爾主張教育的功能在於開展天賦的能力,教育是一段自內向外開展的歷程,幼稚園的首要目標即是引導幼兒的發展,讓幼兒藉著遊戲、學習、與手工創作等自我活動,發展內在的本性與潛能。
二十世紀初,美國教育家杜威的教育觀點,也影響全語言的兒童中心取向。杜威主張教育的本質就是生長,教育的歷程即是經驗繼續不斷的重新組織、構造、及形成的歷程,在兒童的生長方面應是以兒童為中心,依照兒童的興趣與能力,培養兒童的想像力、好奇心、機智、創造力與情感,並注重「由做中學」的具體經驗。再者,心理學家皮亞傑和維高斯基強調主動學習的觀點,也影響全語言的取向。皮亞傑主張知識是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經由自我規律的過程,從個體內在所產生的建構;維高斯基則強調學校的學習過程需能經由每位兒童的內在心智,激發兒童的發展過程。
而在近代有關語文發展的研究基礎方面,全語言的概念除了源自於讀寫萌發的研究,並且參照了社會語言學家、心理語言學家、和兒童讀寫發展和教育的研究者所共同累積的研究發現。社會語言學探究口頭語言或書面語言運用的社會情境,著重於從社會情境中瞭解語言運用者的溝通意圖。而根據心理語言學的觀點,閱讀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的解碼過程,而是一種心理語言的猜測遊戲,讀者參照其對於訊息的預測和語言運用的知識,同時運用字形、句法、和語意的線索以建構文字的意義。
綜合近代有關語文發展的研究顯示,兒童學習語言是發展式的,他們在豐富的語文環境中,常自然地進行談話、閱讀、和書寫的經驗;兒童在與周遭人們談話中自然地學習說話,從日常交談中發展他們自己的語言規則系統;兒童在進入學校接受正式的識字教學之前即已在日常生活中開始閱讀,而如果成人過於強調孤立的字彙教學,常會阻礙兒童的閱讀過程;兒童的寫字開始於畫圖,兒童藉著畫圖和塗寫以溝通訊息,與周遭的成人和同伴們分享和討論他們寫的字。這些研究結果亦共同形成了全語言的理念基礎。註釋
全語言之發展歷程即可歸納如下:
1.對行為主義及標準測驗下的語文學習產生的反省及反動
2.哲學思潮的更迭:進步主義、建構主義、讀者回應理論
3.學術界、教師團體、教育當局、出版界的反應與作法
4.重要的全語發起者:Kenneth Goodman, Frank Smith, Jerome Harste
(三)全語言的理論基礎
1.基礎理論來源
A.學習理論: 學習是個體透過與環境的互動,主動建構意義及知識的過程(建構主義、社會建構主義)
B.語言理論:
a.「閱讀是一個心理語言的猜謎遊戲」(心理語言學的觀點)
b.語言是一種與他人溝通及參與社會文化的工具(社會語言學的觀點)
C.語言學習理論:
a.溝通的需求是語言學習的起點;幼兒是透過與周遭親人的互動過程自然地習得口頭語言。(語言發展的研究發現)
b.兒童可以在一個文字豐富的環境中,自然地習得書面語言(即文字系統;讀寫萌發的研究發現)
全語言的發展係來自『心理語言學』、『社會語言學』、『讀寫萌發』,以及專門探討兒童語言發展的教育學者們的研究發現,所綜合成的一種觀念,繼而將它引介到教育實務界。Auckerman(1984)就曾報告過有關教導初學閱讀者的165種教學方法及系統。而大量探討最好的閱讀教學法的研究報告,結果卻互相衝突(Chall,1967;Andenon,ieben,Scon,&Wilkinson,1984;Delacoto,1959;Durkin,1970;Fesch,l955)。因此教育界於是質疑,全語言是否又是另一種教導兒童閱讀的方法。
2.就心理語言學以及社會語言學兩方面之討論。
(1)心理語言學研究的影響
為了讓大家了解全語言並不只是另一種教學方法,我們有必要檢視『心理語言學』對閱讀歷程的看法。1968年,古得曼(Kenneth Goodman)在他的書中發表了『古得曼閱讀模式』(the Goodmm Model of Reading):『閱讀歷程之心理語言本質』。古得曼的研究目的,並不是在探究閱讀教學方法,它主要的重點,是從心理語言學的觀點,來看閱讀的歷程,也可說是描述個體的思想(心理學)與語言(語言學)被應用在閱讀行為上的的關聯。「古得曼閱讀模式」指出,「閱讀」並不是一個字母接一個字母、或一字接一字的逐字編碼過程,而是一種「心理語言的猜測遊戲」--間讀者自然地根據文字上的字形字音、(graphophonic)、語法( syntactic)、以及語意( semantic)等線索,來建構文章的意義,從讀者對該文字所要傳達訊息的預期,以及從語言如何發生作用的常識來推測,讀者選擇性地抓取文字,並同時運用這三種線索系統,最後建構文句的意義。
隨著閱讀歷程研究所帶來的新訊息,其他教育學者以及心理語言學者,也建構了他們自己對閱讀歷程的研究,這些研究不僅證實了古得曼的原始研究,更將其發揚光大(Clay,1992; Ferreiro1986; Y﹒Goodman,1986;Harste,Woodward,﹠Burke,1984;Taylor,1983)。許多老師得知了這項新資訊後,便開始重組教室,並根據心理語言學對閱讀歷程的看法,來安排閱讀課程(K﹒S﹒Goodman,1986;Henke,1988;Hittleman,1988)。為了提供對閱讀者有意義的閱讀教材及教學,研究者發現,教材必須是「整體的、全面的」,以及必須包含對個體有意義的「語言」,全語言的概念因而產生。
因此,全語言並不是一種教學方法,而是一種觀點,一種與心理語言學對閱讀歷程看法相符合的「閱讀教學觀」。它不是一套教材,不是一系列書籍,不是一種經驗,也不是一種實務。正如 Altwerger, Edelsky以及 Flores等人(1987)所指:「它一定會走向實務界,但它本身並不是實務」(p﹒145)。有「全語言」觀點的老師會在其教學實務上運用許多方法,諸如:在教室中提供大量的幼兒文學讀物,創造一個書寫區;在課程計畫時,採取單元主題。
(2)社會語言學研究的影響
除了心理語言學的衝擊,社會語言學家也對全語言觀點有關鍵性的影響。社會語言學家,一如其字面上的意義,是專門在採究語言的社會面向,也可說是採究語言之口頭和書面形式在使用時的社會情境的專家。要瞭解語言與思想之間的關係,應有一個基本信念:如果我們沒有理解「語言使用者的溝通意圖」,我們就無法了解語言所衍生的意涵( Feldman,1980, p﹒72)。因此,我們必須要看語言發生時的社會因素,才可能檢視該語言的溝通意圖。
來自: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enliou/post/1241784694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鉦昱翻譯社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